【街屋的個體化趨向-12組台灣街屋建築空間形態之研究】
Research on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Town-Houses in Taiwan

本研究選取了12組台灣近現代街屋案例進行分析,試圖透過建築元素「騎樓、樓梯、天井、挑空、樓板、量體」的相互參照,以抽象的幾何構成關係,觀察台灣的街屋建築如何從固有的集體性空間模式,轉向個體化的空間形態演變。
「取樣」
12組台灣街屋建築案例中,除了〈錦世堂香鋪,1860〉、〈聯華食品總公司,1910〉以及〈坤樹藥材行,1930〉選自以迪化街地區作為研究樣本的《台灣傳統街屋建築空間形式與再利用之研究》外,其餘9 件作品從「台灣建築獎」、「台灣住宅建築獎」以及「ADA 新銳建築獎」等建築獎項與數位紙本媒體刊載中挑選。其中,〈迪化街一段133 號整建計畫,1998〉可與上述三組迪化街傳統街屋相互參照。
首先,始於1979 年的「台灣建築獎」在這43 年間,尚未有街屋建築作品入圍或得獎。再者,從2007年舉辦至今的「台灣住宅建築獎」,15 年間55 件得獎作品中出現6 組街屋建築,本研究選取其中4 組進行分析,分別為第一屆的〈彰化鄭宅兼牙醫診所,2005〉、〈霧峰街屋,2005〉、第四屆的〈探悠探遠的長屋,2009〉以及第八屆的〈House no.1,2021〉。另外,2013 年開始舉辦的「ADA 新銳建築獎」,9 年間共有54 件得獎作品,其中有3 件街屋建築作品,分別為第一屆首獎〈空心磚計畫,2009〉、第二屆首獎〈徑。鹽埕埔,2013〉以及第六屆佳作〈黑屋裹白室,2021〉。
兩項建築獎99 件得獎作品中,共計10 組街屋建築作品獲獎,約略近10% 的佔比。本研究認為,顯現出兩個面向的思考:其一,即使面對大規模集合住宅的開發以及小規模獨棟住宅的興起,這些街屋作品絲毫不因基地的侷限而減少面對狹長空間的創造性,反而因命題單純、限制明確,展現出一種形態的演變狀態。其二,與前四組迪化街傳統街屋相比,台灣的街屋建築類型似乎已從傳統的集體性固有建築型態,逐漸轉變為個體性演化的空間形態趨向。
本研究為永哲制作自主研究之用,內容為初步分析觀察之成果,為配合2022 第六屆ADA 新銳建築獎展覽,與大眾分享此階段性研究內容。礙於篇幅及時間限制,本文僅能選取較為接近論述主題的街屋作品作為討論樣本,針對案例討論之間的關聯,僅為筆者研究過程中的洞察與發現,也只是台灣街屋建築發展樣態中的部分現象,亦無法概括整體。若有內容尚未完善之處,盼讀者包容。

研究執行|永哲制作
研究主持|張哲毓
研究參與|胡睿涵、張哲毓
圖面繪製|胡睿涵、魏成翰、賴芊卉、王雅祺、陳紀礽、林士兆、謝廷翊、侯雅樵、李曜臣
特別感謝|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-設計與理論研究室 林靜娟教授
Back to Top